时间:2022-10-03 14:56:48 | 浏览:1107
池州,别名秋浦,为皖江城市带的一座小城,现辖1区(贵池区)、3县(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人口162万(2017年)。良好的自然禀赋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为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池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城市,为皖江首选,享誉国内外的理想旅游目的地。
山川秀美,物华天宝,池州以生态闻名于世,拥长江岸线160多公里,江河水系密布,全域森林覆盖率达60%……不仅如此,池州还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文济盛,遐迩著闻,“戏曲活化石”之贵池傩戏、"徽池雅调"之青阳腔、"戏祖"之目连戏……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和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以地藏文化为核心的佛教文化,梵音袅袅,沁润尘心,历代文人骚客,如陶渊明、李白、杜牧、苏轼、陆游等,徜徉山水之间,可谓“千载诗人地,佳作永流传”。诗歌、梵音、戏曲、民俗与生态风光交相辉映,一朝踏入,便害相思……
2001年安徽省“两山一湖”规划(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池州以九华山为龙头,带动全市、全省旅游经济发展,2006年池州成功入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4年国务院颁布《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池州为核心区域,2016年池州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截止目前,旅游景区达300多个,精品旅游线路数十条,资源密集、品味高雅、全域开花……池州旅游发展一片欣欣向荣。小编选取四个最具代表性景点(个人观点),一一向大家介绍。
九华山:地藏大愿文化
九华山为安徽旅游业龙头“两山一湖”之一,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地藏王菩萨的道场,2009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17年安徽旅游局命名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为“生态禅修文化”类研学旅行基地,2017年游客接待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0亿元。
秋浦河:“流淌着诗的河”
秋浦河为长江一级支流,全长180公里,两岸风光旖旎,千峰竞秀,山水掩映,为“诗之河”,“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神秘、古朴、仙踪、清澈,道尽了秋浦圣境的美轮美奂、诗意画卷……
杏花村:“天下第一村”
晚唐诗人杜牧,时任池州刺史,春游偶遇杏花村,写下了万古流芳的二十八个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古村之意象,一首《清明》足矣,杏花村也由此名扬四海,名曰“天下第一村”,现为国家4A级风景区。
牯牛降:安徽“第二黄山”
因山形酷似一头牯牛(读gǔ)从天而降,故得名牯牛降。自然生态保存完整,古朴原始,为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牯牛降为山岳型生态旅游风景区,天然的“森林浴场”,还是我国著名的综合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华东地区动植物基因库”,“动植物的天堂”。
三门峡 [sān mén xiá]三门峡,河南省地级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气候;总面积10496平方千米,辖2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河南日报记者 王小萍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我省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作为河南的西大门,三门峡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争取更主动的发展呢?1月8日,记者采访了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过去的一年,三门峡坚持
小区不仅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委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小区治理水平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关系居民幸福指数。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基层治理工作的有关要求,认真落实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
山之风的第8篇原创文章居家办公快三周,终于可以出差了。这一次,是去芜湖。对于6000多万安徽人来说,芜湖是再熟悉不过的一座城市了。但对于外省朋友来说,许多人恐怕和我一样,并不了解芜湖。芜湖市景从地图上看,芜湖居安徽沿江经济带的中心地位,北部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据蚌埠市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蚌埠市监委、中共龙子湖区委批准,中共龙子湖区纪委、龙子湖区监委对龙子湖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龙子湖区矿山整治办公室工作人员)王勇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经查,王勇
近日,裕安区召开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征求意见会。会议由区文旅局局长臧启炳主持,区直各相关职能部门、各乡镇街、高新区分管负责人及规划编制单位项目负责人、规划设计师参会,郑敏副区长出席会议并作总结发言。会上,规划编制设计师就该区“全域旅游”规划基本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永莲 潍坊报道5月28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山东会堂隆重开幕。省党代会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我省取得的发展成就,科学描绘了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山东省头部四市,潍坊近几年来的表现十分亮眼,经
来源:本溪日报-本溪网今年以来,邢台市襄都区把发展城市经济综合体作为破解土地瓶颈、促进产业聚集、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牢牢把握“推动中心城市成长”这一布局,着力构建“3444”产业新体系,加快城市经济综合体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城
河南商报记者 闫梦园左拥沁波,右襟丹水,数千年来,晋城借助河流山川,控扼晋豫咽喉,俯视千里中原。近些年,晋城市以不俗的经济发展成绩和亮眼的城市建设成果,独秀于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北部。丹河新城,是晋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是晋城市与中原城市群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