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16:52:36 | 浏览:3713
四月好春光,万物忙生长。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泥溪镇朱村村成片的茶山上,一派春意盎然景象,山风习习,茶香四溢,茶垅间,采茶人若隐若现,时有嬉笑声传来,伴随着清新的茶香,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
泥溪镇朱村村成片茶山
走进茶园,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茶树似层层绿波,刚刚冒出头的春茶色泽翠绿、叶质软嫩。茶农们一双双巧手如彩蝶在叶尖上舞动,动作娴熟,在茶树间欢快地“跳着指尖舞”,挎在身上的小竹框里“躺”满了鲜嫩饱满的芽尖,采茶人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茶园离家近,采茶是手上活,只要人勤快,不愁没钱赚,每天都是按量计价,采得多赚得也多,我一天平均能采5斤鲜叶,按照30元每斤的价格收购,每天能收入150元左右,对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收入还是不错的。”茶农胡海晏一边忙着手上采茶的活儿,一边高兴地说着自己近日来的收获。
茶农采摘茶叶
“为保证春茶品质,我们采茶人总要抢抓最佳时节,与春天赛跑。一到采春茶的季节,周边的农户都到我这里来采茶,非常热闹,采茶也是一门技术活嘞,要掌握好指法,用食指、大拇指夹住嫩茎,轻轻一提,将芽叶采下,同时还需要眼力,采出的嫩芽越是大小一致,制作出来的茶叶品相就越好。”茶园负责人金富安耐心地说着并亲手示范。
朱村村地处东至县泥溪镇西南部,自然生态条件良好,气候及土壤适宜茶树生长,境内有着丰富的茶树资源,朱村村共有茶园1664亩,其中具有连片、可供体验的生态茶园400多亩。朱村村自古以来就是产茶大村,早在九十年代东至县政府就将朱村定为早春茶试点村,盛时茶园将近2万亩,经过二三十年的成长,当年的幼茶已是壮龄,正是产好茶出好茶的时机。朱村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茶园,村民们自发守护绿水青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这里深深扎根。
据金富安介绍,今年春茶芽头长势良好,一天的鲜叶收购量基本都在1000斤左右,看着满园翠绿,金富安说,随着当地乡村振兴深入推进,“茶经济”“茶文化”成为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越来越多村民回到当地种茶、采茶,荒废的茶园重获新生。他们每年也会雇佣数十名茶农到茶园采茶,满足当地就业需求,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对鲜叶进行摊青、杀青、理条、烘干处理
茶园里,工人们忙着采茶、称重。而在另一边的茶叶加工厂内,宽敞的生产车间里整齐排放着数台自动化茶叶加工机械,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对采摘来的鲜叶做一系列操作处理,摊青、杀青、理条、烘干,摊青机、杀青机和烘干机不停作业。
据了解,金富安怀着对家乡茶叶的满腔热情,于2018年初投资100多万元创办茶厂,占地面积1000多平米,是一家以制作特种茶为主的自产自销茶厂,拥有新培育特种茶210亩。2021年,他的茶厂达到了产、销4万斤干茶能力,为朱村村及周边茶农带来400万元产值,增加收入100多万元,为普通农户和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近年来,泥溪镇在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按照抓有机、创品牌、育龙头的思路,立足生态底色,把茶叶作为“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来抓。泥溪镇朱村村积极申请财政资金,做大做强茶叶加工,村内有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一家综合性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两家茶叶龙头企业,均为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和企业多年来坚持“合作社+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和扶贫模式,最大限度在茶园管理、鲜叶收购、代加工、产品销售、劳动就业等方面为茶农和脱贫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让一片小叶子,拉动一个大产业,富裕一方老百姓,助力乡村振兴。(东至县融媒体中心 陈诚)
本文来自【安徽县融频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淮南,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称,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合肥经济圈成员之一。 淮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汉时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国,后刘安在八公山招贤纳士,著书
本报淮北讯 (通讯员 王飞)近些年来,安徽淮北市杜集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资产经营型、产业带动型、物业租赁型、服务创收型4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建强村级党组织促发展、发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据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消息,近日,有网友留言称:“从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来看,皖北地区的淮北和宿州是作为一个发展整体来进行规划的城市组群,其实这比较符合淮北和宿州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两市的发展在行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近年来,滁州市琅琊区以林长制改革为抓手,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发展特色产业,取得显著成效,获评省级森林城市;辖区2个涉农街道获评省级森林城镇,8个有林村获评省级森林村庄,创成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2个,市级现代林业示范
自唐武德四年设立州府建制以来,池州已有近1400年历史,悠远的历史为池州沉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在时代的年轮中,每个城市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记忆。池州日报新媒体从今天开始推出《池州记忆》连载,带你追溯历史,品味风光,领略现代城市的魅力。1959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孙增胜 贺亚洲 )榆林市横山区曾是我省有名的贫困县,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促进当地传统农业产业向高效农业迈进,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清明节后,陕北地区就进入了紧张的春耕。在横山区塔
这两年,六堡茶十分火热,越来越多人喜欢喝六堡茶,同时心里都会冒出一个纠结的声音:"我要不要存一些?"其实我身边有不少朋友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收藏六堡茶,还因此收获了许多东西。存茶对他们来说有着很大的意义,现在聊起当年,他们都觉得不后悔。1